汕头市潮阳区重视教育结硕果
来源:中国经济网 更新时间:2008-07-22

 本网记者李洽源、通讯员郑元承  2003年,广东省汕头市代管的潮阳市撤市设区后,人口近160万,区财政收入入不敷出,缺口大、历史债务重,由于教育经费短缺,而学生生源偏多、校舍不足、学位紧缺、中小学“入学难”和“大班额”问题普遍存在,是汕头市较典型的教育落后区。

    到2008年,潮阳区已拥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广东省一级学校3所、汕头市一级学校6所,还有2所学校通过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优质高中在校高中生占普通高中学生总数95.9%。潮阳区办学条件、办学水平逐年提高,高考成绩一年一台阶,2008年普通高考上广东省线人数比去年增加1489人,上线率82%,高分层尖子大幅度增加,上广东省第一批本科重点线1170人,比去年增加95人,上本科第二批以上3757人,比去年增加756人,在汕头乃至广东树立了先进的典型。

    从落后到先进,得益于潮阳区用“小财政”办“大教育”的大胆探索和创新。面对困难,潮阳区提出要调动区、镇、村三级办学积极性,激发海内外乡亲捐资办学热情,鼓励、支持社会捐资助学,吸纳社会教育资源,引进民间资金参与办学,拓宽资金来源,借力发展,并制定“七个一点”筹资办法,即“财政挤一点、华侨捐一点、社会助一点、镇村出一点、学校筹一点、资源盘一点、争取上级拨一点”。2007年该区本级一般预算收入4.7亿元,用于教育投入3.17亿元,比例高达66.88%,2008年预算投入教育3.3亿元,比2007年增加1397万元。每年支付教师工资经费约2.3亿元,2007年为提高教师工资增加拨款1151万元,今年为教师办理了医疗保险,单此项财政每年投入近2000万元。

    区财政敢于投入,充分调动了区镇村三级办学积极性和社会各界捐资兴学热情。5年来,潮阳区共筹集5.33亿元资金,新建、扩建、改建中小学179所,新建校舍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为潮阳教育增加了近8万个学位,有效地缓解了“入学难”问题和“大班额”压力。同时,该区还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5年来,已投入资金2600多万元,完成广东省下达的43所初级中学、28所中心小学多媒体网络教室、28所小学语音建设任务和全区所有高中教育信息管理平台软件的安装,所有中学、中心小学均配备了计算机室;此外还组建了教育网络平台,共创建104个网站,完善电子政务工作平台,实现“校校通”。

    在全力解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存在问题的同时,潮阳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共投入建设资金1.75亿元,新建、扩建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校舍18所,新增建筑面积18.3万平方米,新增高中学位1.6万个,缓解了初中毕业升学的压力;此外,潮阳区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计划3年内筹集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推进全区职业技术教育,并将潮阳电大等4所学校整合创办区职教中心,重组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计划到2011年新设立的区职教中心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6000人以上;伴随着公办教育的发展壮大,民办学校在潮阳异军突起,6所民办学校共吸收学生1.78万人,减轻了公办教育的压力,每年高考民办学校都取得不俗成绩,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的潮阳实验学校,今年高考上线率100%,名列广东省第一;新世界中英文学校上线率也达到97.6%。

    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素质是关键。潮阳区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师资队伍建设,5年来该区招进外省籍师范本科优秀毕业生和接收本区籍师范本科、专科毕业生2272名,公开招考择优聘用103名大专毕业生和2名非师类本科生到学校任教,逐步解决教师缺额问题。2007年暑假还聘请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教授前来办班,培训“多媒体课件制作”双师型教师56人,同时,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短短几年的时间,潮阳区一举改变了教育落后的局面,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该区面对本级财政困难的现实,对发展教育敢于投入、勇于创新,采取多形式结合、互为补充的模式,培育出大量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出一条以“小财政”办“大教育”的成功之路,为经济落后地区如何优先发展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