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温振儒)打着“便民”旗号的一些便民信息站,无《网络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却从事互联网上网业务,甚至部分信息站还接纳未成年人上网。但因为市场的执法主体一直不明确,文化部门和工商部门认为无法对其管理,导致信息站成了“三不管”,演变成一间间小型网吧。记者昨日从惠阳区文化广电出版局和广东一城网络开发管理中心有限公司了解到,惠州市有关部门将对其进行整治,分门别类有选择地纳入e城平台实现规范经营。
信息站成小型网吧
据了解,e城便民信息站项目于2002年正式启动,由惠州市政府主办,由原惠州市e城网络开发管理中心建设、管理,由中国联通165终端提供网络终端信号,具体建设委托惠阳科讯有限公司实施,其主管部门是惠州市信息产业局。按照其原先的设想,建成后市民可免费浏览网上农业科技信息,以及在自家附近的信息站缴交水电费、电话费、煤气费、有线电视费及网上报税、电子购物、就业培训等。
但记者从惠阳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了解到,因发展过快和疏于管理,目前的165便民信息服务站已演变成了一间间小型网吧,不仅与正规的网吧抢夺有限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资源,同时也成了群众投诉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重点。据不完全统计,现惠阳区范围内的便民信息站已超过100家,按每间信息站10台机计算,已超过1100台机,相当于十几间大型网吧。
市场监管出现真空
惠阳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许文雄介绍说,因其无《网络许可证》、《营业执照》,又从事互联网上网业务,可以认定其为变相经营黑网吧,又因其经营主体的特殊性,文化部门或工商部门认为无法对其进行管理。由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信息站的身份和性质存在疑义,市场的执法主体一直不明确,有些部门对此项目一直持否定态度,造成“e城”的市场监管出现真空,特别是还造成了多次到市政府上访事件。许文雄说:“一些网吧业主和群众对165便民信息服务站意见较大,已经到了非整治、规范不可的地步了。”
信息站应有免费服务功能
昨日,广东一城网络开发管理中心有限公司总裁张涌春上网向记者演示了他们开发管理的“e城”网站,是融电子政务、公益上网、电子商务和电信服务终端于一体的便民信息服务系统。电子政务的其中一项是要将政府办事大厅延伸到小区,市民可以网上办理一些手续,公益上网实现便民服务。免费开放相关助农、助残网站;免费接入并免费开放政务应用系统服务市民。“e城”具有免费的便民功能,这是它同网吧的不同之处。
据张涌春介绍,广东一城网络开发管理中心有限公司目前已同意并纳入e城平台的165便民信息服务站点有100多家,未来惠州的所有信息站将通过整治,分门别类有选择地纳入e城平台实现规范经营。规范管理的信息站将逐步安装公安网监,同时会办理消防合格证。
■记者观察:
部分信息站有未成年人上网
在市区上排路一小区旁新近开了一家165便民信息服务站,与其它商户不同的是,它的招牌要明显窄许多,显得不够大气,还挂有窗帘,更增加它的神秘。记者昨日来到这家便民信息服务站,里面烟雾弥漫,摆有10多台专用机,每台机前都有上网的人,其中多数是青少年,聊天、打游戏,玩得十分认真。
该服务站的管理者是一位中年妇女,她向记者介绍,上网每小时2.5元,因正赶上放暑假,所以生意很好,要想上网还要等一下。此前记者调查的165信息服务站几乎都有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情况。据介绍,这样的信息站已经广布在全市城区、农村和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