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的又一次成功实践--百色那读矿难采访手记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8-07-27

 
    7月24日,广西百色那读“7·21”矿难抢险救援指挥中心专家组成员、四川省安全科学院教授陈绍林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目前已经基本排除右江水渗透矿井的可能性。陈绍林介绍,经过反复将右江水和井下坑道透水进行抽样检测,发现井下水质与右江水质有明显差别,可以确定透水水源应该为老井窑水。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安全监管总局通报广西那读矿难


    广西那读矿难仍有29人下落不明

    广西那读矿难每位遇难矿工将获10万保险补助金

    广西那读矿难仍有29名矿工被困20支救援队正紧张施救

    百色那读矿难抢险救援正在攻克最后一个“堡垒”

    新华网南宁7月26日电 题:信息公开的又一次成功实践--那读矿难采访手记

    新华社记者何丰伦、王志伟

    “广西百色市那读煤矿‘7·21’透水事故抢险救援工作使地方政府经历了一次信息高效及时公开的考验,体现了政府积极行动、取信于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从而凝聚了民心,感动了社会。”7月25日,面对正在矿难现场采访的记者,百色市委书记刘正东说。

    记者:消息披露“无缝对接”是近年来矿难信息传递的“一个奇迹”

    7月21日13时15分那读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21名矿工获救,找到7名遇难矿工遗体,仍有29名矿工被困。

    7月22日凌晨1时15分,新华社记者从南宁出发赶往那读矿现场,一路行来,不断看到有新闻媒体采访车匆匆忙忙往现场赶。

    由于不熟悉道路和矿难的具体情况,矿难发生地百色市田东县的宣传部门特地联系安排警车为记者的采访车开道。

    凌晨2时30分,记者赶到那读煤矿现场。眼前,不仅可以看到黑色的公安制服、橄榄绿的武警迷彩服、橘黄色的消防服,还看到扛着摄像机、手持照相机的新闻同行们。

    记者随意统计了一下,广西电视台、广西日报、广西电台、南国早报、中新社等10多家媒体几乎在同一时间赶到现场。

    广西电视台记者王欢说:“我们下午4点多就跟着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赶赴矿难现场。我们获得的消息几乎与主要领导获得的所有消息完全同步。”

    记者挤进人满为患的抢修救援指挥中心时看到,不过120多平方米的指挥中心,容纳了40人至50人,其中三分之一是新闻同行们。

    此时,刚刚赶到现场的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彭建勋详细地询问着透水事故发生过程和目前抢险救援的每一个细节。

    “工作面情况如何?透水面标高多少?运输大巷能不能疏通?井下到底有多少个工作巷道?”彭建勋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问。

    现场的记者们用笔记本、摄像机、录音笔、照相机默默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

    没有出现任何阻挠记者们工作的情况,摄影记者们也自觉地屏蔽使用闪光灯。

    “无缝对接,这是近年来矿难发生后短时间内消息传递的一个奇迹。”中新社资深记者刘万强说,“不过我很担心第二天、第三天的采访会遇上障碍。”

    官员:不要阻挠记者的正常工作,记者也不要影响正常的救援工作

    7月22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王君、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相继赶到矿难现场。在现场的抢修救援会议上,大批新闻记者依然云集。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王君对抢险救援工作提出八点要求”“百色那读矿难初步确定已有6名矿工遇难”“广西百色那读矿难:2人出院余下11人暂无生命危险”……

    短短一天时间,就有近百条与矿难抢险、救援相关的报道在新华社、中新社、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等媒体中滚动播出。

    矿难抢险面临不少问题,救援队伍的赶赴、救援人员的协调、救援设备的运送,从井下指挥组到地面指挥中心,从排水清淤通风到水泵安装、电源配套……纷繁复杂的信息通报、决策指挥、临场调整、反复争论,在电话里、手机里、指挥部里展开。

    “指挥部的工作都会透明,我们相信媒体的公信力。”百色市委秘书长黄志伟明白地告诫下面的工作人员,“不要阻挠记者的正常工作,同时请记者们不要影响我们的救援工作,人命关天呀!”

    7月22日下午,发现楼层过于拥挤的隐患后,10多家新闻媒体的负责人在接到通知后,主动提出只保留一位在现场旁听的记者,余下人员均撤离楼层,在矿场待命。

    7月24日,许多记者赶往田东县人民医院,采访被救矿工。为了不影响矿工休息,记者们尽量统一行动,缩短采访时间。南国早报记者唐斯佳自己出钱,专门为受伤矿工购买了水果等食品,希望受伤矿工早日康复。

    7月26日上午11时,井下救援工作仍在紧张开展。在结束上午的指挥部例会之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救援指挥人员和百色市长谢泽宇一起走进井下指挥部指导现场救援工作。有4位记者被允许同行,到一线了解井下救援工作的最新进展。百色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陆向阳告诉在地面采访的记者说,为保障安全,不能让所有记者同行,但是媒体代表的采访信息会及时向所有记者公布。

    中新社记者王刚说:“我们既尊重自己的职业操守,更尊重面对受困人员的生命救援行动。”

    网民:信息公开透明使党委政府更得民心

    22日晚上10时20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就那读煤矿“7·21”透水事故举行首次新闻发布会。

    23日中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百色市委和田东县委宣传部决定进一步提高信息发布透明度,由与会人员根据会议记录,每天及时向新闻媒体提供新闻材料,帮助联系脱险矿工、抢修救援人员和技术专家采访。

    24日上午,指挥部成立宣传组,并确定每家前来矿难现场参加采访报道的媒体的联络员名单,以便及时向各个媒体通报救援最新进展,通过公共邮箱向媒体提供最新材料和数据。

    25日,宣传组根据记者的建议,开始高密度安排获救矿工、一线救援人员、救援专家、救援指挥者接受媒体采访。

    26日凌晨,宣传组在第一时间向记者通报:救援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信息透明迅速得到了众多网民的高度关注。

    “57名矿工受困、21名矿工脱险、7名遇难、29名矿工仍然被困井下”……通过新闻媒体的文字、图片和视频报道,迅速传播开来。

    互联网上、报纸上、手机短信中……不断传递着对抢修救援工作的关心,对受困职工的鼓励、对救援人员和指挥领导者的肯定。

    在“广西人的网上家园——红豆社区”上,置顶的帖子是“生死大营救——关注百色那读煤矿透水事故”,里面容纳了大量新闻媒体的文字和图片报道。网民们纷纷祈祷,被困的煤矿工人能够平安无事。

    一位名叫“心系天下”的网民说:“报道客观符合实际,又公开透明。如果我们的党委政府能在此类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及时发布信息,公开党委政府急救措施,将会使党委政府更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