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耀平谈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来源:中国电信业 更新时间:2012-04-14

 农村商务:信息畅通天地宽

  ——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谈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中国电信业》记者 杜燕鹏 /文

  从2007年到2008年,连续两年的中共中央1号文件都提出了要积极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和“农业信息化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各个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尤其是在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商务”与“信息化”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两大关键词,目前农村商务信息化也已经成为业内外越来越关注的热点话题。现任商务部副部长及曾任信息产业部副部长的特殊身份,使得蒋耀平对于目前我国农村商务信息化发展现状、存在的一些困扰与难题以及未来农村商务信息化的发展思路等的认识无疑要更为深刻、全面。“目前农村信息瓶颈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迫切需要公益性的商务信息服务来指导生产和销售,需要我们不断整合资源,完善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三农’。”蒋耀平日前在接受《中国电信业》记者独家专访时如是说。

  信息不通畅引发增产难增收

  有目共睹,自改革开放以来,与其他行业一样,农业也获得巨大发展,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就是农业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农副产品的商品量大大增加。据《中国农业年鉴(2007)》统计,我国水果年总产量近9000万吨,蔬菜年总产量近6亿吨。其中苹果2000多万吨,梨1000多万吨,柑橘1600万吨。因为农产品商品交易额接近农业总产值的一半,所以农产品流通对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农民迫切需要市场信息,扩大销售渠道和市场,实现增产增收。然而从近几年农副产品流通情况看,价贱伤农问题却频频发生,农产品的卖难问题比较突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7年,受暖冬天气影响,全国冬季农产品普遍丰收,但是丰收所带来的并非喜悦,却是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卖难”现象。例如海南是我国冬季辣椒重要种植地,年初出现了大量滞销,辣椒价格最低时只卖到0.1元/斤,有的椒农甚至把卖不出去的辣椒倒在路边。而在去年陕西芹菜滞销后,还出现了农民自毁芹菜事件等。“温家宝总理2007年在陕西农民自毁芹菜引发的网民热议事件发生后,要求商务部重视鲜活农产品卖难问题,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的机制和措施。”从蒋耀平副部长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政府对促进农产品流通、帮助解决卖难问题的高度重视。

  要解决这些难题,首先需要分析其根源所在。在采访中,蒋耀平指出,造成目前农产品卖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不畅。“长期以来,分散的农民面对大市场,严重缺乏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手段和能力,导致了‘三不’现象的出现:一是农民不了解市场需求,不知道种什么;二是农民不知道卖给谁,不敢扩大生产;三是农民不知道市场行情,卖不了好价格。这也直接造成了鲜活农产品在一些地方的‘卖难’问题,部分水果蔬菜产区由于产品卖不出去而成堆地烂掉。”正如蒋耀平副部长所说,一直以来,信息不对称可以说“坑苦”了腰包并不鼓的老百姓,如果解决不好,还将长期影响广大农民腰包鼓起来的速度。而且,虽然近年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应用也越来越普及,但城乡信息化发展不均衡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信息化水平要低得多。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农村网民只占网民总数的1/4,农村所拥有的计算机数、掌握上网能力的人数都很少。正是由于信息不畅,导致一些农民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知道去哪里卖,或是不知道到哪里能卖个好价格,以至增产却不增收。

  商务信息化拓宽农村致富路

  针对目前农村地区信息流通不畅的难题,蒋耀平副部长给记者开出了一个“良方”:“农村信息瓶颈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迫切需要公益性的商务信息服务指导农民生产和销售。”从2006年初开始,商务部先后深入19个省(区、市)广大农村基层,就“搞活农村流通关键在哪里?目前农民致富最需要什么?”等问题进行调研,了解到当前农民对商务信息服务有需求,绝大多数农村具备网络接入条件,但缺乏有力的促进和引导。据蒋耀平副部长向记者介绍,为解决农村信息瓶颈难题,积极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村商品流通,引导和方便农民推销农副产品,购买质优价廉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商务部于2006年初启动了“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专门为农民建立了一个促进农村农副产品流通的网络服务平台——新农村商网,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公共商务信息服务的形式,帮助农村搞活流通。“工程”实施两年以来在促进农副产品销售方面成效显著,不仅有效地帮助解决了许多农民的“卖难”、“买难”问题,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如今,农副产品已经越来越多地通过互联网实现交易,这不仅有效解决了部分农民的‘卖难’问题,也体现了利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公共商务信息服务,投入少、见效快、覆盖面广的特点,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据蒋耀平副部长向记者介绍,2006年陕西西瓜出现“卖难”,商务部通过试运行的“新农村商网”对接平台,为农民促销西瓜,10天时间就销售出2880吨。“这次成功的实践之后,商务部每年都在农产品集中上市的夏季、秋季、冬季举办网上购销对接会,成交的规模和金额逐年提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商务部共举办了7次网上购销对接会,共促成农副产品成交663万吨,成交总额达146亿元。”在采访中,蒋耀平副部长还特别指出,商务部最近(6月10日至7月10日)举办的夏季对接会,共发布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地震灾区供求信息688条,其中四川省399条,共帮助四川地震灾区农民销售和达成购销意向总额3.72亿元,为抗震救灾发挥了积极作用。

  可以说,网上购销对接充分发挥了信息化手段的优势,对此曾任信息产业部副部长的蒋耀平更是感受颇深:“利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购销信息对接服务,不仅有效解决了部分地区农副产品卖难问题,给农村和农民带来了很多的好处,同时还拓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促使农民调整产销方式和生产结构,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促进了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正如蒋耀平副部长所说,借助“新农村商网”对接平台实现交易,不仅仅有效帮助解决了农村“卖难”,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还促进了订单农业发展。

  据了解,每次对接会都会促成不少订单,使一些优质农产品实现了规模生产。与此同时,网上购销对接会也培养并提高了农民的品牌意识,带动了地方特色农业发展。据蒋耀平副部长介绍,福建省建瓯市徐墩镇盛产优质芦柑,以往销路一直不好,不少农民甚至假冒其它品牌销售。2007年,当地果农通过参加网上购销对接会,认识到了品牌的价值,注册了“建瓯芦柑”商标,销售范围迅速扩大到安徽、上海、黑龙江等地。建瓯芦柑的订单比2006年增加了近50%。

  从几次网上对接会的火爆程度我们不难看出,目前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已深入人心,农村商务信息服务成效也日益凸显。正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一位农村大户所说:“包产到户是农村的第一个春天;两免一补是第二个春天;农民网上购销便是第三个春天。”

  听到农民这样的心声,我们在感激、感动的同时,其实更多了一份责任、一种动力。尤为重要的是,对接会带来的这些切切实实可见的收益与好处,将会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利用互联网获得市场信息而发家致富,农民的信息意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这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将起到极大的示范与推动作用,进而为进一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奠定基础。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湖北省洪湖市黄家口镇湘口村村支书唐丛柏通过与安徽、湖南、河南、山西等客商在网上联系,实现销售额230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很多村民也纷纷购买电脑,学习从网上寻找和发布信息。“对接会的引导示范作用激发了农民应用信息化的积极性,这无疑为我们推进农村商务信息化及农村信息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将搞活农村流通、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落到了实处。”蒋耀平副部长如是说。

融合推进农村商务信息化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副产品借助互联网实现交易,商务信息服务也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认可和欢迎,这对我们既是一种肯定,同时也是一种鞭策。客观地说,目前农村电脑普及率还很低,大多数农民不会使用电脑上网,信息采集发布的方法、手段、渠道受到很多限制,购销信息对接服务还要靠电话、传真、手机短信等传统的通信方式送达,服务的效率还不够高,农村商务信息化服务功能还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的长效机制,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融合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从蒋耀平副部长的谈话中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到,虽然网上交易、“网上对接会”等有益的尝试开拓了农村商务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给农民带来了真正实惠,也使得农民在交易中真正获得较为平等的交易地位,观念和素质得到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产销方式调整和“订单农业”发展,但这还只是一个好的开始,还需要立足当前,积极创新,采用多种模式,形成融合推进的机制,共同推进农村商务信息化及农村信息化建设。

  “首先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服务资源,通过建立与电信运营企业、IT企业、民间组织、其他相关部门及农民之间的密切协作机制,加快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正如蒋耀平副部长所说,目前在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形势下,各部门、各行业越来越关注“三农”,农村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建立了许多公益性或商业性的网络信息平台。“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也就是说,除了我们现在已经建成的网络外,要利用好各部门、各行业已经建立的网络,形成合力,扩大服务范围。”

  可能是因为有过在原信息产业部担任副部长的经历,蒋耀平副部长对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与通信网融合推进可以说十分关注:“目前信息通信行业在积极推进村村通宽带,其实村村通宽带只是农村信息化的基础,村村‘用’宽带才是实现农村信息化的关键。通宽带如果是‘铺路’,那么用宽带就好比‘通车’,应该综合考虑。不久前,河南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与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资源整合暨农村商务信息栏目开通仪式成功举行,其实就是实现优势互补、融合推进,既丰富了党员教育网的信息,又扩大了商务信息服务的范围,从而让更多的农民受益,可谓一举多得。”正如蒋耀平副部长所说,要推进农村商务信息化必须创新服务方式、途径,特别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各地情况也不同,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探索对农民最有效、最便利的服务方式和途径,解决好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问题。比如在一些农村地区,就需要让农民充分利用手机、电话、广播、电视、电脑等多种手段,便捷地上网了解所需的各种的信息,平衡农村的信息不对称。

  “其次还要充分借助技术、法规等手段进一步完善农村商务的诚信体系建设,这样才能确保农村商务越做越大。”正如蒋耀平副部长所说,现在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诚信体系不完善,对于电子商务的可信度是很多消费者最担心的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可喜的是,目前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走的是一条适合农村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之路,整个服务的过程都有严格的程序,尤其是在保证网上购销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方面,各级商务部门逐条审核、层层把关,然后再帮助农民进行信息对接,各级商务部门在中间起到了一个诚信体系的辅助作用。

  “通过全国各级商务部门的努力,我们在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的诚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从长远来看,我们还要发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既要依靠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又要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将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在蒋耀平副部长看来,完善的诚信体系可以说是农村商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长效机制保障之一,尤其随着农村商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普及与推广,随着商务信息库的不断丰富与拓展,就必然需要进一步联合电信运营企业、IT企业及相关法律法规部门等在内的各方,充分借助技术、法规等手段,建立完善农村商务诚信体系,构建一个可控、可管理的高服务质量的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平台,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建设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其真正成为一个服务“三农”的精品工程、品牌工程。

  “通过充分释放整合资源、融合推进模式的优势,在不断完善农村商务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推动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的全面开展,把我们目前在农村商务信息化建设探索实践中的一些好经验尽快在全省、全国推广,发挥试点工作以点带面的作用,使我们试点成果转化为全面推进的一个动力。”蒋耀平副部长说,“一枝独秀不为美,万紫千红才是春。”如果不能实现规模发展,推进农村商务信息化建设只能成为一句空谈,借助商务信息化手段服务“三农”也无从实现。

  当然,我们也必须明确意识到,从目前来看,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异较大,农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不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在各地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不同的情况和困难,因此也必须因地制宜地积极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建设模式。“推进农村商务信息化建设,必须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途径,要切实为农民带来实际效益,尤其要做到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组织、产业协会、流通经纪人、种养大户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他们让广大农户受益,逐步建立农民想用而且是用得上、用得了、用得起的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体系,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农民商务信息应用能力,促进农村流通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让农民认识到通过互联网能够了解市场信息,从而推进信息技术在商务领域的应用,培育形成农村电子商务的大市场。”本着这样一种思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村商务信息化建设将迎来一个美好的未来。

  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蒋耀平副部长总结说:“推进农村商务信息化建设其实也是我们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主要突破口,是我们在培育面向‘三农’的电子商务方面的积极有效的尝试与探索。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我们拥有规模最为庞大的受众群,做好农村商务信息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未来开拓电子商务都有着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许多在农村商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成功模式也可以广泛运用到电子商务的其他领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将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包括农村商务信息化在内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防范交易风险,逐步规范标准,提升技术、应用及模式创新能力,加快成功模式的推广,大力推进中国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