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让平安之花开满每个角落
来源:甘肃法制报 更新时间:2008-08-21

 
 
  ——静宁县平安建设综述

  素有“陇口要地”之称的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以西。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治安状况的好坏成为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静宁县政法委以解决民生为主,闯出了一条特色的“静宁模式”。

  措施到位 全面搞好防控建设

  为了加强对防控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县上成立了由静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政法综治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领导体系。根据地理环境、治安复杂状况和人员密集程度,建成了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的警务室30个。在乡镇政府驻地村和公共场所设置保安室17个。统一制作了内外标志、辖区治安防范示意图,为每个警务按照“一警两保安”配备了两名保安人员。根据全县的地理位置分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级别设立治安卡点67个,开通电子监控器9台,对县城重要路口实行24小时全天候的监视控制。

  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结合全县刑事、治安发案特点和规律,成立了责任区中队、保安巡逻队、流动人口管理站和信息处理组,建立了“两队一站一组”的警务运行模式。保安巡逻队由民警、社区保安人员和治安综合成员组成,主要任务是结合辖区治安实际,有重点、分时段地开展巡逻、守候、控制工作。流动人口管理站负责流动人口登记、办证、调查服务和管理工作。信息组由所长负责,专门负责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后勤保障工作,为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排查纠纷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马千里为组长,县委常委、县政法委书记崔鹏林为副组长,各信访联席会议专项工作小组组长为成员的县集中开展重信重访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专门的办公室,制定下发了《关于集中开展重信重访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按照“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要求。把矛盾纠纷与排查信访相结合。高度重视涉法涉诉上访案件的查处工作,对出现的涉法涉诉案件,认真落实部门和领导包案责任制,县法院针对近年来信访工作的特点,制定了《关于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实施细则》,对信访接待程序和处理原则进行了规范。对重点涉诉信访案件落实“四定三包”责任制。

  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积极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项工作,县综治办、县团委、教育局和政法各部门联合发文调整充实了全县9所完全中学和30所独立初中法制副校长,重新印发了法制副校长职责任务,在城区各中小学校和独立初中多次举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禁毒教育以及反邪教警示教育展览,加强了学校法制教育阵地建设。针对部分学校在校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突出,学校治安秩序混乱的实际状况,组织警力进校园,重点对校园内部寻衅滋事、敲诈勒索、强拿硬要、殴打无辜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对查出的违法犯罪成员在学校进行了公开处理,有效预防了在校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的发生,及时调整了全县各中学和县直小学的43名法制副校长。两释人员安置帮教办公室认真做好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坚持因人制宜与分类实施相结合,社会安置帮教与家庭安置帮教相结合,对符合条件的,及时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济,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人员和未成年人,全部进行了帮教。目前无一人重新犯罪。

  基础建设全面巩固政法综治成果

  公安机关牢固树立“抓三基必须抓项目,抓项目关键抓基层”的工作思路,狠抓基层所队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建成了红寺警务室、雷大派出所后梁警务室、八里派出所闫庙警务室和灵芝派出所程义警务室,使全县警务室达到30个,有效延伸了公安机关治安管理触角。先后统一规范派出所执法基础台账,内务管理档案,上半年积极争取了中央政法专项补助资金调拨计算机。目前,95%以上的公安民警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百名民警拥有接入公安专网计算机,警务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县法院和县检察院多方争取资金,改善办公环境、法院已搬入新办公大楼,检查院已完成主体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完成了电子政务专网的前期准备工作,年初已开通使用了检查院门户网站,提供了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检务公开的窗口,完善自我的平台。司法局积极争取国债项目,力争年内完成5所镇司法所建设任务,使全县标准化司法所达到1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