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 从鸿雁传书到网络生活
来源:大江晚报 更新时间:2008-09-01

从鸿雁传书到网络生活
 
 
     转业干部吴先生在芜湖某事业单位工作,回忆起年轻时谈恋爱的经历,他说:“过去在部队,和对象谈恋爱主要靠书信往来,美其名曰鸿雁传情。但信件在邮路上总有几天的时差,等信的日子是幸福的,更是焦急的。那时候,最激动的事莫过于收到女友的来信。现在不同了,年轻人动动手指,发个‘伊妹儿’就能传情达意,放在20多年前真是想都不敢想。”
      农家也能宽带上网
     记者从市信息办了解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电子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我市计算机宽带网早已进入了普通家庭,覆盖了所有县区、乡镇和行政村,很多农民也用上了‘伊妹儿’。近几年,我市农村信息化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早在1999年我市就启动“农业信息入乡”工程,2000年全面开通“安徽农网”乡镇信息服务站,实现了乡镇上网。
     2007年,繁昌县平铺镇龙岗西瓜合作社开通了自己的网站—————繁昌龙岗西瓜合作社 (lggg.siteem.com),在网上向全国发布供求信息,将注册的“繁星”牌西瓜销往北京、上海、江浙一带,通过网络销售西瓜150万公斤,收获360万元。
     南陵县九连乡农民程太平是全国劳动模范,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他自行成功研制一种化学除草剂及数种优质水稻新品种;在电信部门的帮助下,他又建立了以“0553”为开头号码的网站,发布各类水稻品种信息,将他研制的优质水稻品种推广到外省市,并获得了成功。他由衷地感叹:“有了互联网,现在是足不出户就能提高效益!”
     名片上少不得E- mail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先后组织实施了28项制造业信息化项目,一批传统企业通过高新技术嫁接改造焕发了生机,计算机单元技术应用取得较好的成效,财务、生产、销售等管理软件应用广泛。目前,全市上网中小企业达1000多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全部上网,近90%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有近100户中小企业建立了内部局域网。
    在我市,电子商务应用也全面展开。一大批企业开始利用网络进行产品宣传、商务洽谈、市场营销和在线交易。据统计,中天印染、永年针织等外向型企业60%业务活动通过互联网实现,实行网上比价、网上订货,大大扩展了企业市场空间,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电子邮件有使用简易、投递迅速、收费低廉、易于保存的特点。在国际贸易中,通过网络的电子邮件,短短的几秒钟就能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商业客户联络,除此之外,还可以发送图像、声音等。网络化的办公贸易,是任何传统的交易方式无法相比的。” 一家大型企业的营销人员说:“现在人们的名片上可以少一些头衔,但绝不能没有E-mail信箱。”
      电子政务正在推进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先后投资500万元新建了电子政务数据机房。目前已完成了全市近300家部门和单位的网络接入工作,实现了部门与部门之间、省直机关与市之间、市与县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全市的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网上集中国库支付系统、网上报文系统、检察系统的网上信息报送系统和部分单位的视频会议系统通过全市电子政务专网顺利实施。全市所有的县区政府和市直部门都建立了网站,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基本形成。自2007年5月12日起,包括市长在内的各级政府领导都开始通过电子政务系统进行网上阅读和批示文件。
     据市信息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全省的通信枢纽和国家数据骨干网重要通信节点,近5年,我市每年用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超过1亿元,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了大容量、高速率、全覆盖的传输交换网和城乡接入网,以及四通八达的省内长途传输光缆和宁汉渝、京济宁等国家一级干线。一市三县均实现光纤到路边、光纤到小区、光纤到大楼。现有本地交换机总容量约184万门,全市固定电话总数达85万户,移动电话总数达78.5万户,互联网用户13万户,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40G,宽带端口10万个。
    从鸿雁传书到手机短信,从手写稿件到发“伊妹儿”,改革开放30年来通信方式的变迁,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缩影。  

记者 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