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山解讀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
来源:人民郵電報 更新时间:2012-04-14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楊學山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十分高興參加這次“中國制造業信息化高峰論壇”,也想借這個機會,談三點意見。

第一點,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制造業信息化的重要性。

首先,制造業信息化是我們國家制造業由大變強的關鍵,起到關鍵的作用。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加入WTO以後,中國的制造業發展很快,工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一直是居高不下。大家知道,在當前經濟發展的今天,我們尤其要關注的幾個事情,一個就是貿易順差,而貿易的順差主要來源於制造業產品的出口。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我們制造業在大部分行業還處於行業的低端,也就是說這個行業在國際水平中處於低端,所以說我們盡管產業很大,但是利潤不高,競爭力不強,所以大而不強是一個突出問題。那麼,要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加快制造行業信息技術的應用。

前幾天有一個關於數控機床的展覽會。我們看到信息技術和機床的結合,為關鍵的裝備制造業起到了重大的推進作用。無論是看世界,還是看中國,各個制造行業,從設計,生產,管理,銷售到服務,從提高你的產業結構的高度,提高你在價值鏈裡的位置,到開拓市場,做好售後服務,都和制造業信息化有關。所以我們說,推進制造業信息化是制造業發展,尤其是在中國,實現制造由大變強的一個關鍵的環節。

同時,十七大明確要求,要加快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那麼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有廣義的和狹義的。廣義的,我們指的是工業化作為一個時代,一個社會發展階段的代表,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的階段。從狹義的角度看,就是我們制造業的信息化,制造業和信息化發展結合起來。所以我們說制造業信息化也是從當前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核心部分,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意見呢,推進制造業信息化重在把握規律,講求實效。

這裡面實際上大概有三層的含義,第一層含義:制造業信息化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很多行業和很多主題的領域,已經有很成熟的經驗,這些經驗,正在總結並上升為規律。所以我們今天說,中國的制造業一定要加快信息化的步伐,使得制造業加快由大變強,一定要認真地總結。

當然,規律本身既有特定主題的規律,比如說計算機輔助設計,比如說計算機輔助制造,比如說其它的ERP等,也有不同類型行業的規律,例如在制造業的裡面,服裝行業的信息化和鋼鐵行業的信息化有著不同的規律,有著不同的特征。雖然我這舉的是兩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但是實際上,各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有不同的特征和規律,所以我們不要盲目,而是要冷靜的去總結,去思考,去按照規律來辦事。

第二層含義我要講的是,規律本身是一般性,但是具體到我們某一個行業,一個企業,具體到中國的特殊情況,它有它的特殊性。一般的規律是教科書,教科書是有重要意義,但是教科書用來辦事是永遠不夠的。所以我們必須根據我們中國的實際情況,根據我們各個行業,各個企業,各個地區本身實際的情況,來一步一步的按照規律總結出來的發展階段和發展路徑,再把我們自己的東西加進去,走符合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

第三層意思,我們說,要把一般規律和具體情況結合起來,它的核心就是要有效,不是概念,而是“效”,是實實在在的“效”。你把“效”放在第一位,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把提高企業的效益放在第一位,那麼你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就結合得比較好,就做得比較好。

我們說要把握規律,重在實效,除了從制造業的整個生命周期和各個行業都有規律和特殊性外,我們還要高度重視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我們工業的制成品裡面本身信息技術和信息產品的含量在不斷地提高。也就是說制造業信息化,如果說按照大的分支來說,一支是從設計到銷售,在這個完整的生命周期裡面利用IT技術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強管理,改善服務,提高核心競爭力。除了這個以外,在產品裡面,信息技術的含量越來越高。那麼數控機床是一個例子,高檔豪華的汽車也是一個例子。我們說,現在最豪華是汽車,最貴的汽車,70%的價值來自信息產品,汽車電子構成了70%的價值。所以,我們制造業信息化還要沿著制成品裡面信息技術和電子產品的含量來看到新的價值。所以,我們一方面要看到在制造業信息化裡面,信息技術是手段、工具和方法;另一方面,我們必須看到它已經變成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不能滿足於把人家的CAD,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計算機輔助制造和其它相關的軟件拿過來用這樣一個狀態。我們如果是把這個當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話,那麼這些工具的本身也要當作我們核心競爭力,這一點十分重要。我們已經出現有一些行業在這些方面受制於人所帶來的困擾,在這一點,我希望大家要引起高度重視。這是我要講的第二點。

第三點就是,推進制造業信息化要高度重視時代的特征。

我們說制造業信息化已經有幾十年歷程,有很多成功的經驗,我們要學習,要把握,要利用,但是光有這個還不夠。我們如果通過創新,通過加速的發展,來走到前面,這是我們一個要把企業、要把行業,要把制造業做大做強所必須要考慮的問題。考慮這個問題,我們就要把握機遇,把握機會。這個機遇,機會,它的發展環境在變化,這個最主要的變化就是我們現在正處於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的過程中。這種時代交替的轉變,就給制造業信息化帶來了新的機遇,帶來了抓住機遇,實現快速發展的可能。我們說世界發達國家大體上處於工業化後期,或者叫後工業社會,或者說已經進入信息社會。那麼對於中國,我們大體上看處於工業化的中期,大體上到2020年我們工業化要從現在發展到中期的後期或者後期的前期,這是大體上在2020年前後要出現的現像。對於信息化,中國還處於發展的早期,到2020年前後,能夠走向前期的後期或者中期的前期。因為它沒有很嚴格的劃分標準,但是這樣一個時期,這樣一個工業化向信息化轉型,如何發展,是我們制造業信息化當前面臨的主要特征。那麼面臨這樣的特征,就是要看到這些新的趨勢和變化。這裡面第一個趨勢和變化就是經濟的全球化,就是跨國公司通過比較局部地區比較優勢的變化,他們的生產在全球布局的變化,產業結構的全球布局是我們制造領域要高度關注的事情。我們一些行業的企業在今年上半年,已經面臨了這樣在全球產業狀態下的新的動向,例如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在提高,人民幣在升值。那麼針對這樣的新的動向,唯一的方式就是通過勞動生產來提高,來彌補由於勞動力成本提升和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負面影響。如何提高勞動生產力,實際上制造業發展的趨勢已經證明它主要的方式就是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所以我們要高度關注由此帶來的對信息技術,制造業信息化的新的需求。

第二個方面,我們看到在這樣的一個歷史發展階段,節能,環保和自動化相互促進,相互推進。環保、節能和自動化構成一個相互連接、相互支撐的關繫。因為制造業是中國能耗物耗最主要的領域,所以節能環保,第一針就要打在制造業身上。制造業的各個方面如何降低能耗,減少污染,信息技術在這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所以這些對自動化,對信息技術領域又帶來新的要求。

那麼我們說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對制造業還帶來一些更多更廣泛的挑戰。制造業的外部環境正在發生變化,這個變化就是網絡化和數控化對制造業,從制造本身一直到數控服務這樣的全生命周期帶來重大影響。這裡面既有研究、開發、創新在網絡環境下虛擬的顆粒組織對創新帶來的影響;也有像RFID無處不在的網絡對銷售和服務帶來的影響;也有這些電子商務和上述這些東西結合在一起對我們所謂的敏捷制造,柔性制造,網絡化制造帶來新的影響。以上就是我要說的第三點。在今天我們看來,制造業信息化要高度重視這樣的時代轉型的特征。

總的說來,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制造業信息化的重要意義,要把握規律,要結合我們的國情,產情,行業情,地方情,要講求實效,要重視我們制造業信息化相關外部環境的變化和發展趨勢,務實地推進制造業信息化,我相信一定會為制造業由大變強,實現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起到積極的作用。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