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天水在线 更新时间:2012-04-14

 
中共天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文卿作2009年天水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

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特大地震灾害和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等难以预料、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面对严峻形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齐心协力,顽强拼搏,一手抓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在克服困难中取得了新的显著成绩。

  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阶段性成效。去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及多次余震波及我市,给我市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损失。灾情发生后,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开展了有力、有序、有效的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有序推进,通过财政、金融及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12.4亿元,当年启动实施农村灾后住房重建58908户,占农村住房重建户的77%,其中整村搬迁的114个村、7551户和分散自建的68307户住房完工率分别达到44.3%和60.4%,其他33692户农民的住房维修加固全部完成。实施校舍维修项目363项,完成维修面积25.13万平方米;实施校舍灾后恢复重建项目440项,完成面积17.2万平方米。建设过渡安置房6847套,排除安全生产隐患309处,工商企业和交通、水利、电力、通讯、供热、供水等受损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取得较大进展。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发放“三孤”、“三无”人员生活补助金1.53亿元,救灾粮5005吨,救灾帐篷3.39万顶、被褥1.4万包、衣物2.6万包、食品14.76万件,确保了受灾群众基本生产生活和安全越冬。积极承担向陇南灾区转运救灾物资的重任,有力地保障了陇南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2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3亿元,增长14.43%;第二产业增加值83.4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100.9亿元,增长10.6%。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75.1亿元,增长11.9%。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1亿元,增长13.1%;实现利润总额2.36亿元。“10强50户”企业拉动作用明显,装备制造业主体支撑作用增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有新起色。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完成新产品研发130项,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海林”牌轴承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8个产品获甘肃省名牌产品称号。节能减排取得成效,全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4.2%和1.07%。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生产获得好收成,总产103.36万吨,增长20.25%。果品、畜牧、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及中药材、花卉、马铃薯等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水果产量62.52万吨,增长15.35%;畜禽饲养总量1468万头(只),增长14.8%;蔬菜总产130.35万吨,增长19.95%。新建及改扩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个。扶贫开发扎实推进,实施整村推进项目75个,实现1万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5.05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的年度目标。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全市劳务输转55.86万人,劳务收入27.5亿元,分别增长5.4%和31.3%。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商贸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42亿元,增长20.7%。城乡市场建设取得新进展,甘泉、西十里物流园区建设全面启动。全市旅游业克服“5·12”地震灾害影响,接待游客389.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62亿元,分别增长15.15%和20.32%。财税金融工作保持良好局面。全市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9.19亿元,增长28.25%,地方财政收入12.93亿元,同比增长18.98%;财政支出79.7亿元,增长52.85%。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3.3亿元,较年初增长28.26%;各项贷款余额106.26亿元,较年初增长31.45%;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13.77个百分点。

  项目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2亿元,增长28.01%。组织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07个,当年完成投资78.9亿元。工业项目建设有较大突破。实施工业项目175项,总投资69.5亿元;引进签约工业项目21个,投资总额30.23亿元。大唐甘谷电厂2×30万千瓦技改、中材天水水泥公司年产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甘谷祁连山水泥公司年产120万吨水泥生产线、奔马公司10万吨啤酒技改扩建、秦安长城果汁公司3万吨浓缩果汁生产、星火公司数控自动化成套设备、海林中科公司矿冶石化工程机械及军工机械轴承、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石油钻采电气传动装置产业化等一批重要工业项目顺利启动或实施。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在建交通项目748个,当年完成投资28.2亿元。天水民航恢复正常通航,宝天高速公路、天定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推进,宝天高速公路市区过境段、天平铁路开工建设,国防战备公路、农村公路和运输站场等建设项目进展较快。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5项,完成投资4.65亿元。藉河城区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景观工程和天河城开发、天河集中供热、青年南北路整治工程全面完工,瀛池大桥、伏羲城保护、赵家祠堂修缮保护工程等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市商务中心、市会展中心和曹家埂经济适用房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4.26亿元,增长10.25%。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三城联创”活动全面开展,市区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5.4万平方米,市容市貌和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施农村重点基础设施项目50项,完成各类造林19.66万亩,新修梯田13.3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修建各类小型水利工程200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88万亩。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编制和扩内需、促增长项目申报争取工作进展较好。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编制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完成了《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天水市发展规划》的编制。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围绕国家投资重点,抓紧项目的筛选、论证、上报工作,争取扩大内需项目126个,落实国家投资3.81亿元。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取得新进展,长材厂等5户企业基本完成破产重组任务,岐黄药业有限公司完成股权多元化改制,轴仪厂和焦化厂破产重组启动实施,岷山厂等7户企业的改制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探索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多种形式和有效途径;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清水县被列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秦安县“一册明、一折统”的支农资金管理经验在全省推广。财政改革逐步深化,市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全面完成,部门预算管理扩大到县区,财政监管和审计监督不断加强。金融改革积极推进,“招行引资”成效明显,成立了兰州银行天水分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二级分行、秦州农村合作银行和秦安众信村镇银行,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机构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人员公开招聘、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全面启动。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主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特别是关中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成功收购法国索玛(SOMAB)公司、参股德国亨利安(WMH)公司,武汉凯迪生物质能源等重大项目落户我市。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签约各类招商引资和战略合作项目166项,总投资64.65亿元,实到引资32.42亿元,增长37%。进一步调整外贸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1.18亿美元,增长30%。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得到较好落实,“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全市高考文理科二本以上上线率达到18.18%,提高2.34个百分点。职业教育加快发展,中职招生2.32万名,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稳步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围绕十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市以上科技项目345项,取得科技创新成果206项,申请专利210件。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晋级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推广应用步伐加快,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98项。院地院企科技合作不断加强。特色文化大市建设积极推进,规划建设了一批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举办了多种形式的书画、摄影、民间工艺制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主题展览,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更加活跃。广播电视“村村通”、无线覆盖、数字电视、农村电影放映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以迎奥运为主题的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传染病防控、计划免疫等公共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全市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2.78‰和 6.93‰,农村计划生育率达到87.18%。国土资源管理、统计、人防、消防、气象、档案(地方志)、外事侨务、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和慈善等工作都有新进步。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050元和2148元,增长8.8%和19.1%。全面落实扶持就业与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7万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1万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5%,低于控制目标1.15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各项社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社保人员增资落实到位,劳动关系更加和谐。改善民生14件实事,除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因地震影响对计划调整外,全部完成。农村沼气建设完成“一池三改”1.57万户;新建和续建经济适用房63.5万平方米,新开工建设廉租房2.71万平方米,实施廉租房保障6684户,发放住房补贴1335.92万元;投资6561万元,新建、续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6处,解决了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特困群众危房2600户;新建改建乡镇客运站17个、行政村汽车停靠站27个;建成“农家书屋”500家;村干部养老保险和养老补贴制度初步建立;农村低保补助标准和城市低保人口物价补贴得到提高,共拨付农村低保补助资金7082万元、城市低保和物价补助资金1.5亿元;对4.28万名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452万元,对城市低保和残疾人家庭学生免收了教科书费;对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的省属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实行了“以奖代补”政策;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5104人办理贷款2780万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制小学生、初中生生活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天1元分别提高到2元和3元,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经费补助标准由每平方米400元提高到500元,改造中小学危房9.4万平方米;改扩建县医院2所、乡镇卫生院28所,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村卫生室16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3.59%,提高6.39个百分点,实现了补助标准翻番的目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2%。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依法行政深入推进,修订完善了市政府工作规则,组建市政府法律顾问团,调整加强依法行政领导机构,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积极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全民法制观念普遍增强。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86件、政协提案313件,办结率达到100%。政务、村务、厂务公开积极推进,专家咨询、社会听证、新闻发布等制度全面落实。行政审批逐步完善,电子政务积极推行,政府工作效能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更加巩固,宗教事务管理日益规范。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不断加强,“双拥”共建取得新进展。

  社会保持稳定和谐。“平安天水”建设取得新成效,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先后派出181个工作组深入乡镇、村、社区,排查调解矛盾纠纷2454件。坚持严打和重点整治相结合,依法查处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形势保持稳定。信访工作进一步加强,全面开展大接访和重信重访专项治理活动,大部分信访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婴幼儿问题奶粉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市场专项整顿取得明显成效,物价上涨势头得到遏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开展“隐患治理年”活动,加强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及公众聚集场所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起数下降11.58%。

  各位代表,2008年,在历史罕见的挑战和考验面前,我市能够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驻市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部省属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天水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是: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和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的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明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地震灾害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受灾群众生活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制约农民增收的问题比较突出,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地方财源基础薄弱,财政收入对重点利税大户的依赖性较强;社会就业和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比较艰巨;政府工作还有不少薄弱环节,政府职能转变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少数机关和工作人员还存在着事业心不强、工作落实不力、办事效率不高、为政不廉等现象。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09年主要任务

 


  2009年,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年。做好全年工作,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至关重要。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虽然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保持经济增长有一定基础;当前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规划,有利于我们扩大投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民生、增强发展后劲。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形势,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坚定信心,直面挑战,就一定
能够化危机为机遇,变挑战为动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实施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商贸活市、旅游富市、科教兴市五大战略,着力保持增长、扩大内需、强化基础、调整结构、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5%。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振兴装备制造业,努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围绕“突出一个振兴、建设三大园区、发展五大集群、壮大县域经济”的思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质量和效益,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加快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12341”行动计划。继续实施“10强50户”工程,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华天电子、星火机械、长城电器三大产业园建设,尽快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大机床功能部件、风力发电设备部件、大飞机零部件等中间环节产品的开发,积极研发制管成套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尽快实现产业化。加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积极开展争创“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甘肃省企业技术中心”活动,推动重点企业重要设备更新换代和重大技术创新,抓好华天集团高端电路封装、红山厂三轴试验机替代进口技改、星火公司大型数控机床和风动公司石油钻杆研制开发及生产线技术改造、锻压公司QC12系列摆式剪板机和W67系列折弯机高品位开发、中材天水水泥公司年产200万吨水泥生产线、甘谷祁连山水泥公司年产120万吨水泥生产线、奔马公司10万吨啤酒技改扩建、213电器公司新型智能低压控制电器产业化技改、长城电器试验研究所国家质检中心建设等技改项目的实施。深入开展争创“中国名牌和甘肃省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和甘肃省著名商标”活动,在做大做强现有名牌产品的同时,培育发展一批新兴名牌产品。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完成轴仪厂等4户企业的破产重组和长材厂等5户企业的破产收尾工作,积极配合完成长控厂等4户部省属企业改制工作。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巩固企业改革成果,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积极扶持优势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推动星火、锻压、海林等企业做好上市前期工作。

  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融资难的问题。引导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和管理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中小企业向“专、新、特、精”方向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建立骨干企业产品扩散机制,延伸工业产业链,提高配套协作水平。加强对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积极培育发展县域工业经济,及时协调解决企业能源、运输、原材料和资金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加大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力度。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严格考核监管,重点抓好30个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17个重点节能技改项目专项资金争取和实施工作,加强对大唐甘谷电厂、天水祁连山水泥公司等15户重点用能企业和长城果汁公司等16户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督管理。规划建设天水国家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推进建筑节能,加快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幅度和主要污染物削减量完成省上下达指标。

  二、强化“三农”工作,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六大行动”计划实施力度,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快果品、畜牧、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和马铃薯、中药材、花卉等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引导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聚集,构建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坚持开展“千人千村优质果园管理”活动,加快果品生产基地建设,完成30万亩建园任务,优质果品率达到68%以上。深入实施“13111”草畜富民工程,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新办一批养殖小区,加强动物疾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大力推广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蔬菜播种面积达到90万亩。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年内力争有5个企业达到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标准,每个县区建成2—3个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品牌认证和营销工作,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重视抓好粮食生产。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品质、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基本思路,积极实施种子、植保、沃土和地膜覆盖四大科技增粮工程,认真落实抗旱防汛的各项措施,完成地膜粮食面积120万亩以上,推广全膜双垄沟播面积75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

  加强扶贫开发和劳务输转工作。以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为重点,积极开展定点和对口帮扶,努力增加扶贫开发投入,组织实施好整村推进项目,大力推进“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完成省上下达的扶贫对象稳定解决温饱并脱贫致富的目标任务。大力推进劳务增收工程,巩固劳务基地,提高劳务品牌,进一步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技能鉴定,扩大组织化劳务输出规模,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全年完成劳务培训20万人,输转农村劳动力6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5亿元。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进循环农业建设,组织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节水灌溉、小型水利、河道堤防、农村沼气、农田基建等方面的重点项目,新修优质梯田23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修建堤防30公里。全力抓好退耕还林、三北四期防护林、中德财政合作造林、天然林保护、重点公益林管护等生态项目建设,植树造林3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推进清水县国家生态示范县建设。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发展生产、农民增收为重点,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抓好第二批省列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科学制定乡镇和村庄规划,着力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村容村貌整治方面实现新突破。

  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整、准确、严格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抓好清水县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乡镇机构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农业投入保障机制,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三、大力发展商贸旅游业,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加快实施“商贸活市”和“旅游富市”战略,立足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以商贸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着力扩大城乡消费。完善促进合理住房消费的政策措施,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加快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积极开拓农村市场,组织开展“家电下乡”活动,落实补贴政策,鼓励农民购置农机具、农用车、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培育发展文化、休闲、保健、假日、养老服务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贸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业,积极发展银行、保险、证券业及科技、信息、咨询、会计、法律等新兴服务业,培育发展大型超市、配送中心等新兴业态,努力构筑现代流通体系。

  完善城乡市场体系。抓好麦积甘泉和秦州西十里物流园区、市道路运输保障救援中心、市粮食物流中心、甘谷磐安物流园区、秦安果品批发市场、武山洛门金鑫物流园区和木材批发市场等重点市场的规划建设,加快社区市场和便民市场建设,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构筑新型农村市场网络。进一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强食品、药品、农资、建材、煤炭等市场和物价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维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努力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全面落实进出口扶持政策,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和重点出口龙头企业的规模化建设,优化外贸出口产品结构,形成以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特色农产品为主导的多元化出口格局,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3亿美元,增长10%。

  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整合旅游资源,加快精品线路培育和旅游产品开发,加强重点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加快实施麦积山景区世行贷款项目和天水百里生态旅游线、大地湾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积极推进麦积山景区晋升5A级旅游区和国家级地质公园的申报工作。精心策划包装旅游项目,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培育旅游品牌。加强与关中等地区的旅游合作,积极引进外来资金参与旅游产业开发。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9亿元,增长24%。

  四、抢抓机遇,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

  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努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集中力量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00个,总投资8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7亿元。全力支持配合抓好宝天高速、天定高速、宝天高速天水城区过境段、天水至平凉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宝天高速公路9月底全线通车;开工建设秦州区藉口至礼县罗家堡战备公路,抓好农村公路建设与管护。加快凯迪生物质能源项目实施步伐。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强化项目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准确把握国家投资重点,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和申报争取工作,重点抓好天水至平凉、天水至十堰高速公路和天水至武都铁路、宝兰客运专线、天水机场迁建、华能天水电厂、国电天水热电联产、中电投天水火电厂、兰州至天水天然气输送、天水750千伏输变电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立项、早开工建设。进一步加强项目储备,筛选论证储备一批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项目。

  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企业和园区招商引资的主体地位,围绕我市“五大战略”和“五大工业集群”,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拓宽招商引资渠道,着力引进带动能力强、就业空间大的重大产业项目,积极引进国际国内战略投资者。强化目标责任,加强协调和跟踪服务,抓好已签约项目的督查落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确保实现37.6亿元的招商引资目标。

  加快开发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科学编制开发区规划,全面启动社棠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秦州东十里、麦积廿铺和五县工业园区发展步伐,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升竞争实力。

  五、深入开展“三城联创”活动,提高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

  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三城联创”为抓手,以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为重点,不断提高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加强土地储备和经营,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项,完成投资3.8亿元。完成瀛池大桥、瀛池路、庆华集中供热、麦积区党校路、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整治、秦州区垃圾处理厂等续建工程,开工建设马跑泉大道、工业园路网、藉河南路和麦积污水处理厂,启动北山路、马跑泉广场、渭滨北路景观带、秦州区古民居保护等项目,抓好岷山路、火车站广场整治及小巷道亮化硬化和公厕建设。加快五县县城改造和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深入开展“三城联创”活动。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完成藉河生态园和湿地公园建设,启动秦州区北山公园、铁路麦积城区段绿化带建设,加强公共绿化、庭院和小区绿化及绿景工程建设,完成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目标,加大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以创建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为目标,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的深层次发掘、开发与推介,抓好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历史性建筑及周边环境保护工程。全面实施蓝天、碧水、安全、宁静、生态五大环保工程,加大城市水源地保护和渭河、葫芦河等重点流域污染整治力度,开展噪声、烟尘专项治理,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工作,强化规划执法监督,完善规划管理体系。理顺城市建设与管理体制,深化“城市管理提高年”活动,强化城市综合执法工作,构建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六、做好财税工作,强化金融支持

  认真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努力增加财政收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确保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资金需求。

  切实加强财税工作。充分认识今年财政增收的艰巨性,狠抓增收节支。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采取贴息、担保等间接手段,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积极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主导产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社会事业、灾后重建和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保证重点项目支出到位,确保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发放。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监管和审计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对金融工作的协调与服务,密切银政银企合作,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快“招行引资”步伐,努力增加信贷总量,加大金融信贷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七、坚持城乡并重,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切实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积极调整中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优化专业设置,完成中职招生2.2万人。重视发展高中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支持发展高等教育和民办教育,提高农村远程教育管理和应用水平。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抓好灾后校舍重建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9万平方米,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认真组织实施六大科技创新工程,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启动天水高新技术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工程,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创新型企业,争取国列、省列科技项目50项,完成科技创新成果200项。继续加强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规划建设,在县区新建6个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促进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进一步加强院地院企科技合作,发展壮大民营科技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快人才资源开发步伐,加强创新型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促进各类人才健康成长。

  大力推动特色文化大市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围绕“五大文化”品牌,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基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市博物馆、伏羲庙保护维修三期、邓宝珊将军纪念亭二期、西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市区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杜甫纪念馆前期工作,部分工程启动实施。新建一批农家书屋。抓好麦积山石窟和水帘洞石窟环境整治,积极推进“丝绸之路”整体申遗。搞好第三次文物普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大文学艺术创作力度,搞好“千台大戏送农村”等活动,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办好2009年甘肃省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完成1692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南湖影院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启动广电中心建设,加快推动五县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争取筹办中国天水伏羲武术大会和全国学生无线电定向锦标赛,完成双桥体育馆改建主体工程和97个乡镇文化体育站建设任务。

  健全和完善卫生服务体系。以打造陇东南医卫教研区域中心为目标,扎实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认真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努力提高参合率和筹资水平。完成59个乡镇卫生院、36个村卫生室和四○七医院综合楼建设任务,启动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市中医院、第三、第四人民医院业务楼项目建设,抓好市卫生学校整体搬迁工程建设。

  认真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政策推动、利益导向、综合治理和“一票否决”工作机制,狠抓各项节育措施的落实,加强技术服务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全面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任务。

  继续做好统计、外事、侨务、地震、气象、档案和地方志工作。

  八、精心组织,全力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按照在2010年底前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的总体要求,结合新农村建设,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毫不松懈地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切实加快重建项目建设进度。继续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的灾后恢复重建领导体制和部门帮建、对口援建工作机制,以114个整村搬迁村为重点,全面完成农村受灾群众住房的恢复重建任务。加快学校、医院、企业受损房屋的重建进度,抓好水利、交通、电力、通讯、供热、供水等受损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力争年底前完成80%以上受损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任务。

  全力做好资金保障工作。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省上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和资金,继续采取群众自筹、社会捐助、对口援建、信贷扶持、市场运作等措施,多渠道筹措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保证灾后恢复重建顺利进行。切实加强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监督管理,确保每一笔资金和物资安全、合理、有效使用。

  全面落实灾后恢复重建政策。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政策,严格执行重建资金补助标准和信贷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各种重建补贴和救助资金,协调落实好重建信贷资金。加强建材市场监管,严厉查处乘机哄抬建材价格等违法行为,确保灾后重建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九、努力改善民生,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时刻不忘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认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相结合,努力扩大就业。完善激励扶持政策,加大就业培训力度,鼓励和深入推动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公益性岗位,拓宽就业渠道。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对大学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鼓励支持企业稳定现有就业人员。加大就业援助,重点做好就业困难人群、零就业家庭和受灾地区劳动力就业的帮扶工作。做好转业退伍军人就业安置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万人,困难人员再就业0.8万人。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积极推进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及高风险行业农民工工伤参保工作,抓好失地农民和村干部养老保险试点。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加大清欠助征力度,确保各项社会保险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强救灾救济、医疗救助、五保户供养、优抚安置和残疾人工作,尤其要妥善安排好农村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加快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抓好市儿童福利院、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县区社会福利院、乡镇中心敬老院建设。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落实土地、财政、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实施三年城市廉租房和五年农村抗震安居房建设工程。

  着力为改善民生办实事。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集中力量办好12件改善民生的实事。一是建设2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项目。二是新增28677户农村沼气用户。三是农村公路建设。包括新建通乡油路14条、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项目33个,新建一批地震灾区行政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项目。四是建设一批抗震安居房。包括灾后重建农民住房、农村危旧房改造、生态移民住房、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五是解决城市人均住房10平方米以下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落实廉租住房补贴6500户,新建廉租住房4.79万平方米。六是实施农村寄宿制初中建设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七是对全市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新招学生实行减免部分学费。八是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以奖代补。九是建设3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十是提高城市、农村低保和五保户供养标准,实现应保尽保。十一是扶持大学生就业。包括安排纯农户中零就业家庭未就业的本科以上毕业生就业,招考600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招考400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十二是补助街道办事处、社区经费。

  继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大安全法制教育和执法监察力度,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公共聚集场所、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特种设备、学校等高危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提高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努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力争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有所下降。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推进“平安天水”建设,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增强全民法制观念,推进依法治市进程。进一步完善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权益保障和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切实加强信访、人民调解和法律服务工作,继续开展好“县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加强信访案件督查办理工作,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及时化解各类矛盾,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努力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良好社会风尚。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依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重视做好老龄工作。抓好国防教育,加强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建设,积极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建设成果。

 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政府工作必须坚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

  一、深化机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按照省上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认真制定实施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科学合理配置政府部门职能,理顺职责关系,规范政府机构设置,严格行政编制管理。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调整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实行总量控制、下管一级的管理体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重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的作用,着力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
扩大集中审批,提高办事效率。健全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二、提高决策水平,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责任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所有重大决策,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进行论证的基础上,由集体讨论决定,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不断提高依法处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建立健全行政承诺、行政问责和责任追究制度,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工作的透明度。

  三、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着力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办得民心、顺民意的事情。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教育、管理和监督,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忠于职守,勤勉尽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顾全大局,加强纪律性,做到令行禁止,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求真务实,力戒空谈,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和浮夸作风。坚持从严治政,强化责任意识,确保政令畅通。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精简会议,压缩文件,切实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狠抓落实上。严格目标管理和督查考核,促进各项工作部署和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

  四、加强廉政建设,积极构建廉洁政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财政转移支付、土地资源使用、矿产资源配置和招拍挂、政府采购、国有资产转让等公共资源管理权力运行,加强行风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坚持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努力建设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今年政府工作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奋力拼搏,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以扎实的工作成效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天水而努力奋斗!